编者按: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于3月4日召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会”,来自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本市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科研骨干15人参加研讨。与会者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指引,以问题为导向,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现选登部分研讨文章,以飨读者。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健:增强管方向抓大事的能力
高校党委能不能把好办学方向、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大事,既是原则问题,也是能力问题。管方向,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方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抓大事,就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党委管方向抓大事的意识和能力,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
随着高校改革发展不断深化、融入国际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以及互联网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各种思想和观念相互碰撞,这给高校党委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部分高校在思想意识、阵地意识、工作队伍、方法手段设计等方面的不足,造成思想政治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严重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高校党委是高校的领导核心、高校发展的带路人。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政策、部署要求,最终要由高校党委来落实和推动。因此,高校党委能不能把好办学方向、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大事,既是原则问题,也是能力问题。
当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迫切需要高校党委增强管方向抓大事的意识和能力。管方向,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方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抓大事,就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党委管方向抓大事的意识和能力,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具体来看,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加强党委班子的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把讲政治这一根本要求贯穿于办学治校的各个方面和党性锻炼全过程,自觉克服重学科建设轻思想建设、重专业发展轻意识形态工作、重业务轻政治的倾向,从根本上改变党委工作中存在的“错位”“越位”“不到位”现象。
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努力把握国际国内思想政治动态,了解教师学生思想实际和发展需求,处理好学校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中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思想多样化的关系,理性看待大学意识形态领域不同思潮的对话、交流、交融、交锋乃至碰撞,善于疏导引导,学会“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一方面,不应搞简单“禁止”或围堵,而要注重在比较和对话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势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多样化思想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制定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真正做到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加强价值引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充分发挥院(系)党总支、基层党支部的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承担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性的重责,在高校二级实体院系中发挥着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支部作为党在学校的最基层一级组织机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它去贯彻执行,党在学校的日常思想教育和各项工作都要通过它去完成。
抓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力,不仅有利于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而且有利于推进教风建设、校风建设、学风建设。要聚焦重点抓好基础,完善高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体系,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无缝对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精神文化引领。
进一步来看,要根据党组织的学习要求和党员的个体需求,创新思想政治学习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培训工作,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新载体,提高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围绕建设创新型党组织的目标,在组织模式、活动方式、保障形式及作风建设、学风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思想多样化、信息爆炸式传播的条件下,简单说教和缺乏针对性的政治学习,不仅不能完成以时代精神教化社会成员的使命,而且极易在形式化过程中使思想政治工作丧失本来的意义。要善于抓住共性、规律性,融入现代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讲求实效,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党组织的凝聚力。
总之,加强党的领导是高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保证。高校党委要依托基层党组织,为学校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掌好舵、把好向,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创新理念方法,把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各方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强大合力,在实践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的体制机制,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勇:理直气壮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有人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主张搞纯粹的学术研究,以学术与政治分离为思想基础,提倡所谓的“价值中立”。他们不一定反对、否定马克思主义,但是不谈、不理马克思主义,而且对反对、否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错误言行听之任之,漠视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属性。这实质上是主动放弃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主动性,必须予以高度警惕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不是天赋的,也不是自封的,而要靠新作为才能不断增强。从本质上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主要体现在反思历史、直面现实和把握未来的思想和实践层面。在话语权建构中,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进行分析,防止陷于盲目和肤浅,防止流于抽象和空洞
当前,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的倾向,具体表现为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个“三失”问题与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意识形态淡化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无用论等交织叠加,其目标是弱化乃至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其理论实质指向的就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
不敢交流交锋 容易造成意识形态“漂浮”
就马克思主义的“三失”问题而言,其主要表征有:
其一,以学术中立名义规避和淡化意识形态。有人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主张搞纯粹的学术研究,以学术与政治分离为思想基础,提倡所谓的“价值中立”,即研究什么、怎么研究都以是否与意识形态分离为标准。在持这一立场的人那里,“中性”和“中立”成为一种标准和时尚,“拒斥意识形态”成为一种情结和追求,他们不一定反对、否定马克思主义,但是不谈、不理马克思主义,而且对反对、否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错误言行听之任之,漠视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属性。在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面前,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敢交流交锋,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引领和理想信念教育功能。这实质上是主动放弃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主动性,必须予以高度警惕。
其二,空泛化和标签化马克思主义。当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法律规章、政治制度、组织纪律等的支撑和保障。然而,宣布和规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一回事,马克思主义能否真正广泛发挥指导作用则是另外一回事。现实表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仅仅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完成,也不仅仅是因为中国是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就不言自明、不言而喻。忽视了学理性和系统性,容易造成意识形态的“漂浮”和“话语空转”。
其三,以教条化方式对待马克思主义创新及其成果。一方面,受传统教条化思维方式的影响,无论对人还是对事,习惯于从经典作家的只言片语中寻找答案。这种错误的方法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让年轻人产生了一种远离甚至是逃离马克思主义的冲动。另一方面,对西方理论抱有较明显的膜拜情怀,呈现洋教条的倾向。特别是高校中很多课程用的是原版外文教材,教师授课方式也倾向于西式逻辑。在这样的学术和研究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人,其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难免“水土不服”。加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还不是很尽如人意,进一步带来了学科发展中的“失语”、教材内容中的“失踪”和论坛发言中的“失声”等。
只有理直气壮 才能形成“一主多样”格局
地位源自于作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不是天赋的,也不是自封的,而要靠新作为才能不断增强。从本质上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主要体现在反思历史、直面现实和把握未来的思想和实践层面。
在协调“怎么看”与“怎么办”的统一中,要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既包含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和规律的揭示,又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和标准的确立。这种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高势位理论特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处于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同时,马克思主义具有改变世界的实践品格、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批判性的精神品质,其价值旨趣和理论特质决定了思想的力度。按照毛泽东同志的说法,写文件、做文章要有“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之态”。势如破竹就是力度,这样才能说服人。无论“理直气壮”还是“势如破竹”,讲的都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的力量。作为人类解放的思想武器,作为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思想根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是必要而且是可能的。
为此,我们需要开展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要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等“四大平台”建设,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要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学科性质和目标定位予以深入探讨,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为,注重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四位一体”建设。要同步研究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领域,增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吸收力,为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提供理论支持和学术基础。
在处理“一元与多样”的关系中,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引领整合功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不仅需要实践问题的驱动,也需要丰厚思想文化的滋养,要在不断批判整合吸纳对话者的思想资源中进一步凝聚成当代主流话语,最终就是要通过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形成“一主多样”的思想格局。具体来看,对社会思潮的分析和评价,要按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立足于社会思潮形成的历史背景、现实根据、社会基础、利益诉求、发展趋向及相互之间的渊源关系等进行引领整合与划界批判。就引领整合而言,应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在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中,要把“问题和主义”结合起来,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进行分析,把真正的道理讲清楚说明白。事实上,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
一方面,要防止陷于盲目和肤浅。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彰显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导向,既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词句,与实际情况对号入座式贴标签,也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化教条,机械套用到实践中去。我们要切忌简单就事论事地研究问题,而要看到问题背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导向。
另一方面,要防止流于抽象和空洞。马克思主义寓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之中,如果脱离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问题来谈主义,会陷于抽象和空洞。当下,我们需要引导人们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理性看待外部世界,需要注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优势和中国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真正建构起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亚南:思政课如何避免“唱独角戏”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表现为两个方面:
其一,呈现理论贫困和实践无力的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功能来看,目前的确存在面对火热的现实世界尚难以足够合情合理解释的现象。这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功能的理解存在偏差。事实上,马克思提供的不是现成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方法。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实践的规范、批判和引导功能来看,重理论对实践的“依赖”,而忽略理论对实践的超越性,就颠倒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思政课堂上,应该更加注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活动、经验和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想性引导,善于揭示出实践的规律。
其二,方法论上的“实用主义”倾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功能的弱化,导致出现用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想代替马克思主义的情况。诸如各种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等理论之争,背后折射出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尊重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不认同,其实质是意欲取代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一些人总是抱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态度来运用马克思主义,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只言片语中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正途,这种做法不仅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还遮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部分功能。
具体来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改变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状况,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认识中,确立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教学取向。
在教学理念上,改变以知识传授和体系建构为中心的教学取向,确立问题导向。将教材中的重点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对接,引导大学生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思考,在锻炼理性思维的同时,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
可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思政课教学规律,还原教学内容,创制相应的历史情景,强化课堂教学的体验式效果,让大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不仅建构知识、发展能力,还可以产生情感、生成意义,从而彰显思政课对大学生信仰养成、品格塑造的独特作用及人文情怀。要在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魅力的同时,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认同、道路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要将火热的社会现实转变成鲜活的教学内容,用大学生愿意听、听得懂的方式讲课,让思政课接地气、有亲和力。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将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中西马”相结合)融入到思政课中,及时关注和把握时代特征和学术前沿话题,提升思政课的理论渗透力。
二是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拓展中,始终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
打通思政课与非思政课程育人通道。改变思政课“无人听”、思政课教师“唱独角戏”的旧貌,展示各个学科群同向同行、同构共建的新颜,充分调动包括各类专业课、通识课在内的多元学科资源和师资力量,集成理论优势,既凸显思政课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每门课程、每位教师的育人功能。
拓展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加大思政课选修课程的建设力度,鼓励开设介绍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独特历史进程和经验”“马克思主义经典专著选读”“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国外马克思主义前沿理论新成果”等课程,让大学生在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的同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科学与信仰的统一。另一方面,立足学校特色开设一批有助于陶冶情操、培养理想的通识课。例如,上海部分高校近几年开设“中国系列”通识课,在凝聚课程品牌效应的基础上,既能整合学校的育人资源,又能拓展通识课程的思政内涵,实现显性育人与隐性育人的融会贯通。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本着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养优秀的原则,加强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培训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例如,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培训体制机制,以专项课题研究作为政治理论素养进修的方式,在专项的设置上不断加强青年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的兴趣和对学科的归属感、荣誉感。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红娟:以“有意思”的方式呈现内容
当代大学生是新媒体使用集中的群体。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与思维方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挑战。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推进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
教育理念对于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前提性、基础性意义和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引领教育思路、方法和理论创新。就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而言,存在两个亟待关注的问题: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些旧有的教育理念,难以适应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习惯于在社区论坛、个人空间、网络博客等创设的虚拟空间中自由表达,对个性、自我、差异的内在诉求不断增强。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加强调集体主义、社会需求,容易将大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乃至无个性、无差异的改造对象。由此衍生开展的灌输式教育理念,事实上已然过时。
二、新媒体时代教育环境、师生关系、教育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变化,迫切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新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要育德育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单纯通过政治知识传授来塑造人的教育理念。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正视开放环境中育德育人的挑战,既立于课堂又超越课堂,既需要教师的知识传授又需要身体力行、德性示范。
创新教育理念,用新思维、新角度去认识和利用新媒体,把握新媒体时代学生接受教育的新方式新特点,是当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首要任务。
一是平等与引导的理念。
新媒体时代,个体理论上拥有大致平等的话语权,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传播自己的观点、思考乃至理念。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师者为尊、专家为上,“老师说,学生做”。这种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教育方式,以及自上而下的命令、居高临下的说教、苦口婆心的劝服,其实已然失去了优势。
大学生在新媒体应用中养成自由表达意见、主动接受信息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对话取代专断,营造互相尊重、共同探讨、教学相长的教育氛围。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平等交流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当然,平等交流不等于放任自流,疏通引导尤为重要。
二是浅入和深出的理念。
新媒体时代,信息展现遵循着“有意思先于有意义”的原则。人们对“有意思”的内容更加青睐,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条式、抽象化、刻板化教育内容相对难以产生吸引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授理论是理论思维的产物,概括性、抽象性、政治性的理论与学生日常现实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隔离,直接呈现“有意义”的深刻性理论也难以激起学生兴趣。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吸引学生,需将“有意义”的教育内容以“有意思”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用具体生成过程取代现成化教条,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情趣,用关于现实世界的具体化、生活化的知识去打动学生,实现从耳提面命到声情并茂的情感体验转换。可以用浅显易懂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用熟悉的案例来讲授不熟悉的规律,用图片、动画、数据、视频、音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呈现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育亲和力与感染力。
值得注意的是,与新媒体可以单纯追求“有意思”以吸引关注度与点击率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意思”终归要“有意义”。形式的多样并不能取代内涵的深刻,浅入只是手段,深出才是目的。
三是开放与互动的理念。
新媒体条件下,教师与学生共生于开放的信息世界中。教育环境要突破现实走向虚拟,有限课堂需时时与无限信息世界互动。
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然而,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培养,是在开放环境中不断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在加强课堂教育的同时,应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其他舆论空间在教育方向上同向同行、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尤其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内在相通性的人文教育,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大有裨益。
另外,新媒体在传递社会热点、制造舆论话题、吸引群体参与中越来越具有优势,高校大学生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参与群体。在开放的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就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知学生所想、明学生所忧,积极回应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敏感问题,真正发挥解疑释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