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深刻阐释了教育工作和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要具有“四有”“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标准。这些标准一脉相承、系统完整,形成了对广大教师思想、道德、学识、能力、作风、纪律等方面全方位的要求,赋予了人民教师神圣的职责使命,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的行动指南。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对于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统全局,从战略高度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一支宏大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一大批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以言简意赅,意味隽永的论述,指出了教师队伍在教育事业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和战略意义。
没有好的老师,就没有好的教育。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正在逐步深入,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美好蓝图已经绘就。广大教师身处教育一线,对学生的需求最了解,对教育的问题最熟悉,对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更深切,他们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主力军。没有广大教师的认同和参与,没有优秀教师的奉献和创造,没有教师热情和活力的迸发,教育改革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成效。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建设一支党和人民满意教师队伍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这项基础性工作摆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位置,始终不渝地抓紧抓实抓好。
重师德,坚定不移把师德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育有德之人,需有德之师。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习近平总书记用“四有”的标准定义了“好老师”,其中“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都是对师德的明确要求。
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决定着整个教育工作的价值方向。教师在道德生活中的任何瑕疵,都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错误的影响;教师在价值观方面的偏颇,直接影响到学生内心正确价值信念的形成。因此,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突出教师国家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的教育,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中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师德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严格师德考评,体现奖优罚劣,对于师德败坏的个别害群之马实行“零容忍”;大力宣扬当代优秀教师阳光美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事迹突出的新形象,典型引领,注重感召,营造以德立身、立德树人的良好育人环境。
强改革,着力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他还说:“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总书记的讲话点明了教师的角色与作用,为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指出了方向。
教师自己的视野有多宽,学生的视野就有宽;教师的思想有多深,学生能够达到的思想深度就有多深。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教师培养培训改革力度,夯实教师培养的学科基础,逐步完善以本科为起点的教师教育新体系;拓宽教师培养的学科平台,在重视学科专业教育的同时加强通识教育;重视养成教育、实践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明确的质量标准;组织高质量培训,使教师精心钻研教学,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按照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思想,支持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化发展,鼓励优秀教师成名成家;加强宏观领导,支持师范大学和其他教师教育机构不断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师教育新体系。
优管理,精心培植好教师大量涌现的肥沃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满腔热情关心教师,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让人羡慕的职业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教师工作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地位待遇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与社会环境。要转变传统教师管理的观念,从单纯的管理转变为管理、服务、支持和引导,健全待遇保障机制,真心实意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多为教师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维护教师参与办学治校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着力提升教师社会地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殷切的希望,党和人民对好教师给予了无限的期待,广大教师也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以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标准来严格审视自己,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祖国亿万的孩子们,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之队”的“筑梦人”。(作者系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管理与师德建设处处长)
相关阅读
随着教育全面升级到追求核心素养的“2.0版” 我们的教师培养如何转型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17-04-02
大学专业课的教材往往很厚,可老师们常常讲得很快,半学期上完一本教材不足为奇;可中学的教材薄薄一本,很多老师却经常抱怨时间不够,教材内容讲不完……这是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彬教授在浙江海宁高中挂职担任校长时,近距离观察高中课堂后的疑惑。
这究竟是为什么?“我后来把整套高中教材拿来研究,终于找到了答案:高中教材原来是块压缩饼干!谁都知道,压缩饼干不好吃,把教材的内容解压缩,让学生吃进去,还得吃得香,吃得愉快,这太考验教师的专业能力!”昨天,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的第四届长三角教师教育联盟工作会议暨教师教育创新发展论坛上,周彬提出的未来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问题,成为沪上学界人士热议的一个话题。
比起知识的学习和复现,知识应用能力更重要
未来的教师究竟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这个问题正被很多师范类院校列为事关生存的同等大事。因为眼下师资招聘的最新形势,即便一些顶着“985招牌”的名牌师范大学,也感到忧心忡忡。
去年,北京人大附中招聘16位教师,最后和学校签约的新聘教师,没有一位是师范类专业出身。而在上海,从几年前开始,中学校长们对新教师在学科专业上积淀的重视程度,就超过了是否师范专业出身。
中学师资招聘所传递的用人动向,和当下正在启动的教育改革转型显然密不可分。
“十年、二十年设立的一些教育发展目标,现在都已基本实现。可为什么现在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家长仍有一种集体性焦虑?”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说,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教育有了更新、更高、更多元的诉求。
比如,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校教育要直面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一些被认为“经典”的教学形式都将发生变化。过去,课堂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教科书。但眼下,很多学校已启动新的教学改革:以教科书为代表的经典教材在课堂学习中的地位正在变化,教材越来越趋向于课堂中的师生对话、经验对话、文本对话和文化对话。
在这次论坛上,有专家直言,目前很多学校的学科教师,从任职开始接受的多年培训,更适用于“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时代”。“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就是“双基”时代的典型口号。
而今,比起知识的学习和复现,知识应用能力更重要。随着我们的教育全面升级到追求核心素养的“2.0版”,一批老师亟需通过研修、培训,实现专业转型。
补上制度漏洞,提升教师学术起点
培养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卓越教师,师范院校这两年没少花心思。周彬介绍,今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研究生复试,就增加了一道门槛:对于上线的考生,在复试增设高等数学的笔试。但是,这个“门槛”一加,有8位上线的考生被“吓”跑了,其中不少人的笔试分数还挺高。
“我们这个专业培养的学生,今后都是要去中学当数学老师的。但过去的研究生招生,在制度设计上更关注考生的教育学理论,相对忽视学科能力。”周彬称,这无形中形成了一个漏洞:部分数学等理科学得好的学生,在这样的评价下没有优势,而一些数学学得不好的学生,却有机会考上研究生,成为中学数学老师。
堵上这个制度漏洞,在周彬看来,主要是希望对外释放一个信号:学科知识是教师的学术起点,“起点不决定水平,但决定层级。”
在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徐红看来,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基于校本的研修显得格外重要。她介绍,这所小学初中高中10年一贯制的学校本身就带着“实验”的性质,所以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有独特的要求。比如,通过培训,学校要求教师在专业发展上能同时胜任四个角色:首先是一名教育的观察者,然后再是记录员、分析师,引导人。
“班级里有两个都考满分的孩子,他们在学习上的付出和学习过程是不同的,潜能也是不同的。每个孩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到底需要什么帮助? 基于细心观察,及时满足学生的发展诉求,这才是满足我们学校要求的好的老师。”徐红说。(文汇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