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术遇到“冷板凳”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7-04-27   浏览次数:43

编者按:时下正是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陆续完毕之际,也是硕士研究生复试之时。长期以来,对于走上“硕士→博士”这样一条学术研究型道路,人们既对清心向学之路向往羡慕,又对“十年寒窗冷板凳”心中百感杂陈,似乎这条光荣的荆棘路走起来有些不容易。那么这条路该怎么走?让我们来共同关注。

 侯旭东:学术研究:既是职业更是生活方式

  三四月间,莘莘学子复试求职正当时。如何看待学术研究?为何要从事学术研究?大千世界,千行百业,出路繁多,进机关下商海,挺进基层还是漂泊北上广,抑或继续求学,何处安身立命?

  我认为,学术研究,首先是种职业,可以养家糊口,但又有些特殊性。极而言之,学术研究是人类认识自然、社会、人生与自身的自觉探索,在古代,属于少数有闲精英人士的专利,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大学的制度化,分化为一种独立的职业。二战以后,大学教育日益大众化,到了21世纪,中国亦步入这一阶段。学术研究已从神坛跌落,不过,因其终极关怀犹抱有真、善、美之价值追求,仍与一般职业有所差别。自19世纪末研究生教育出现,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已成长为培养后备学术从业者的主渠道。一个人选择攻读博士学位,通常便意味着他将来要选择以学术为职业。

  过去常常会说从事学术研究寂寞艰苦,又有所谓“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说法。今天来看,互联网的出现、微信的发达,“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方寸之间便可集合同道互通音信,反而更需要一份坚守才能保持清净与沉潜。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学术投入的增加,研究的物质条件大为改观,博士生的待遇,亦明显提高,“艰苦”二字已非学术研究的同义语。

  相形之下,“冷板凳”却仍是每位立志读博治学者无法回避的考验。实验室中千百次枯燥的重复动作,图书馆中连年累月的潜心阅读与苦思冥想,无数次的失败与摸索,无路可走的痛苦与煎熬,这些都是必经的磨炼。一百多年前,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三句宋词,描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段话语,核心便是探索的艰难与折磨。无论文理工医,莫不如此。

  眼下,各个领域加速发展,积累的成果日益丰富,从入门到出师,除了各领域基本技能与知识,还有更多的知识、工具与能力需要掌握,耗费的时间相应在延长。举例来说,我自己从事的中国古代史,地下资料层出不穷,过去冷僻的简牍、石刻与文书知识与研究方法,一跃成为研究诸多领域必备的基础。历史人类学的兴起,亦将书本之外的田野调查方法引入明清近现代研究的工具库。外语的要求,同样也在提高,掌握第二外语不仅对于世界史,即便是中国史,也提升为基本要求。加上寻找课题的难度增加,从消化前人成果,到推陈出新,耗时更多。四年、五年甚至六年才能博士毕业,已趋常态。多年努力,无果而退,亦不鲜见。其他学科,恐亦类似。

  立志向学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想获得成功,毅力与恒心是首要的,当抱有力争一流的决心,同时,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勤于思考更不可或缺。我接触同学多年,总担忧的是同学们思考上用心不够,常为各种貌似“定论”的权威说法所束缚,难以借助事实来挑战既有结论、提出新问题、开辟新领域。研究欲更上一层楼,首先须能发现新问题,新线索,并能加以解决。发现源于观察与思考。没有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无法从表象中捕捉到问题。理工科的对象不同,道理当无本质区别。

  选择学术道路,实际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稻粱谋之外,更是一种生活状态。是在与全球同行的竞争中求生,压力无时不在,需要持续思考与投入,几十年中不断生产高质量的成果,取得成绩的同时,可能意味着放弃许多生活乐趣与享受,得失相伴而生,对此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这种状态内化为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内在追求,甘之如饴,才会从外在压力与束缚中解放出来,感受到幸福与成就。为此,参照学术史、参照旁人,不断反省自己必不可少,如前辈所言,不断磨砺中,使研究“似高手下棋无废子”才可能超越前人。(作者系清华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

尚琳琳:让治学者耐得住、坐得住

  学术研究是一项非常艰苦、枯燥的工作,需要有志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具备“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和耐力,更要具备“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和抱负。目前有些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才是学术研究道路上需要追求的一种心态和境界。

  “耐得住寂寞”就是要以超脱的心态和沉稳的定力去克服浮躁的心理、抵御外界的诱惑,舍弃名利获取坚守;“坐得住冷板凳”就是要“十年如一日”般长期坚持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去专心把研究工作做实、做细、做透。走好“硕士→博士”这条学术研究道路是需要在脑力和体力、甚至心理上都要付出艰辛并保持执着的。

  正是因为这份艰辛与执着实属难得,很多人便望而却步于这条崇高而未必能短时间收获名利的道路。虽然时下的考研大军队伍壮大,但是真正想通过考取硕士、博士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的人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多。其中不乏或是为了缓冲眼前就业的压力,或是为了寻求进入高校研究院所的捷径以获得一份相对安稳的工作;或是为日后工作的晋升而积攒学历砝码等等。

  当今国家和社会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已深刻意识到了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并逐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在政策和现实层面给予了其应有的重视与褒扬。教育领域对硕士、博士的培养要求和质量标准也进行了重新考量。我们相信,在“硕士→博士”学术研究道路上,随着制度与环境的不断优化,现实中的“寂寞和冷板凳”景象终将会被改变。

  首先,应制定科学且合理的学术研究激励制度和管理办法,激发活力、盘活学术研究人力资源。国家和社会各层面要在经费支持、激励对象、支付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从国际经验角度来说,英国为了帮助研究生进入研究职业并取得较好的发展,专门发布了《卓越与机遇:21世纪的科学和创新政策》白皮书,增加对研究生的资助,提高并延长对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收入和资助等,鼓励其坚持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其次,应建立科学且有效的学术研究成果评价机制,营造扎实进取、开拓创新的学术氛围。学术评价应摒弃单一的量化标准,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社会效应和创新程度;避免“短视症”和“近视症”,做到评价的长期性与及时性相结合、体制内的评价与体制外的评价相结合等。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对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来说,条件环境可能会不断改进,但是还需要自己“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一步一个脚印,走稳走实学术研究的道路,才可能取得经得起时间考验和历史检验的学术成果。(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

 王龙林:谈谈博士的“呆相”和“钱包”

  学术研究道路究竟是什么?首先,学术研究道路当然是一种生活方式:它相对悠闲自由,不至于像工作后那样加班加点(实际上,不少博士生也经常长时间工作。但相对而言,这类研究型工作时间安排较为灵活)。你可以在相对宽松的环境里专注自己的研究课题。

  其次,学术研究也只是正常社会分工的一种,即与工、农、商一样正常的职业。某些人包括不少硕士、博士研究生可能会倾向于把学术道路“神圣化”,认为做学术的人必须阳春白雪、不食人间烟火……这种过度的“被神圣化”导致很多学术科研人员一方面坐着冷板凳,但另一方面却不能通过正常经济途径获得额外的适度收入补贴家用。

  对从事学术研究的博士来说,常见的有两种趋于极端的评价:有些人觉得博士无所不能,也有的人觉得博士呆头呆脑。

  我认为这两种极端化评价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博士也是社会分工中的一种。隔行如隔山,博士群体之外的社会分工人群对其产生误解也是可能的。我的博士同学中有穿着打扮相对考究的人,也有衣着随意的人。可能后者更符合社会一般人士对博士群体的感官。因为这种不时髦更符合一个“书呆子”的形象。美国社会人群对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博士生也有一个类似的说法,就是“nerd”(呆子)。应该说,人们对博士生的刻板印象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在选择“硕士→博士”这一条学术道路的时候都有充分的考虑。有的人或是因为本科硕士毕业后工作不利转而选择治学,或者是因为家长、朋友劝说后读博。对这些所谓“稀里糊涂”或者“迫不得已”读博的人而言,治学路上的心态是较为复杂的。有的人得过且过,也有人在走上这条道路后发现了自己的真正科研兴趣所在,进而全身心投入。相对而言,那些经过了深思熟虑后选择读博的人,他们目的更明确,也更有方向感——比如获得博士学位,在工作中获得更好的待遇和升职机会。相对而言,这些人的迷茫更少,心态也更为坚定。

  谈到学术研究道路,不可避免地涉及待遇问题,也就是传说中的“学术研究冷板凳”。以我所在的北京大学为例,博士生多数默认为二等奖学金,即抵消学费后,每个月获得大约2000元人民币补助。自去年以来,学校另增加每月225元的补助。据我所知,北大的这个补助力度已经是全国最高水平。如果是硕士研究生,补助就更少了。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调整好心态而动辄就与热门前沿行业同学的收入盲目攀比,自然可能会觉得读博不仅“寂寞”而且像是在“坐冷板凳”。

  需要补充一点,如果将全球范围内博士生补助进行对比的话,其实我国高校的补助并不能算少。我曾经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交流一年。康奈尔大学作为美国著名的私立高校,其对博士的补贴在美国高校中相对较高,大约每月给每位博士提供2000-2500美元的补助(不同院系稍有不同,大致在这一范围内)。如果仅以汇率计算,多数国人可能会觉得很羡慕。但如果考虑到美国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那么值不值得羡慕就有待商榷了。康奈尔大学所在地伊萨卡(Ithaca)市规定,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约为每月2500美元。换言论之,康奈尔大学这个著名的常春藤高校能够提供的博士生补贴基本相当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而且美国高校并不向研究生提供任何形式的住宿。即便在伊萨卡这种较为偏远的小镇,当地房租约为每月350-1000美元;而如果恰好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这种大学就读,那么房租一般约为1300-2000美元每月。对比之下,美国大学提供博士生补贴就不怎么够用了。

  我注意到,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如何加大对研究生的补贴力度。北京大学在两会后也宣布了新的补贴方案,这一方案将在今年9月开始的新学年正式施行。虽然具体增加多少尚未可知,但从整体来看,趋势是好的。(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